摘要:在骨質疏松癥和正常骨骼之間還有一個低骨量人群,這個人群在我國也非常龐大。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018年發布的《中國骨質疏松癥流行病學調查結果》顯示,40~49歲人群低骨量患病率達到了32.9%。

大家都知道“三高”的危害,但很多人卻不知道,除了“三高”,還有“一低”:低骨量。跟高血壓、高血脂、高血糖一樣,骨質疏松也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,是隱藏的健康“殺手”,不易察覺卻危害極大。

每三秒就有一例骨質疏松性骨折

中國疾控中心發布了《骨質疏松防治宣傳手冊》,其中的幾個數據展示了骨質疏松癥嚴峻的現狀:

目前全球2億人口罹患骨質疏松癥,每三秒就有一例骨質疏松性骨折發生;

我國50歲以上骨質疏松癥發病率為19.2%,知曉率卻只有7%;

65歲以上的人群患病率提升至32%;

1/5男性、1/3女性將在50歲后遭遇一次骨折。20%髖部骨折患者骨折后1年內死亡。

(數據出處: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《骨質疏松防治宣傳手冊》)

在骨質疏松癥和正常骨骼之間還有一個低骨量人群,這個人群在我國也非常龐大。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018年發布的《中國骨質疏松癥流行病學調查結果》顯示,40~49歲人群低骨量患病率達到了32.9%。對低骨量和骨質疏松的不重視,一旦發展為中重度骨質疏松甚至發生脆性骨折。

防治骨質疏松,不同人群各有重點!

老年人、絕經后女性、多育女性、“啤酒肚”人士(腹部深層脂肪過多)、缺乏運動的人、糖尿病人、太瘦、愛好煙酒、偏食的人群都是骨折疏松的高危人群。

《骨質疏松防治宣傳手冊》中列出了不同人群對于骨質疏松的防控重點,可供大家參考:

兒童青少年

不偏食,不挑食,飲食結構均衡。適當多喝牛奶等,保證足夠的鈣和維生素D的攝入;

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,遠離碳酸飲料、煙、酒,多喝白開水;

多參加戶外運動,運動能夠增加骨密度,跑步、羽毛球、籃球等,都應該多參加;

謹慎使用影響骨骼健康的藥物。

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

增加鈣和維生素D等營養素的攝入。

絕經后女性

平衡膳食,增加飲食中的鈣;

規律運動;

保持健康的體重;

找出骨質疏松癥風險因子,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測,評估未來骨折風險;

如有必要,進行藥物治療;

防止跌倒。

男性

增加鈣和維生素D等營養素的攝入;

減少吸煙和過量飲酒;

增加體育運動;

提倡男性在進行雄激素剝奪治療和前列腺癌治療時,與醫生溝通,進行骨質疏松癥的預防。

老年

保護脊椎免于骨折;

保持身體平衡,避免跌倒。

做好飲食調理,補好鈣!

在眾多骨質疏松防治措施中,人們最關心的莫過于如何做好飲食調理,通過飲食攝取足夠的鈣、氨糖和維生素D。中國營養學會推薦鈣和維生素D的攝入量為:

18~49歲的成年人:每日需要800mg鈣,400IU維生素D

>50歲的成年人:每日需要1000mg鈣,400IU維生素D

>65歲的成年人:每日需要1000mg鈣,600IU維生素D

如果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從食物中獲得足量的鈣,此時服用鈣、氨糖和維生素D補充劑可有助于健康,降低骨折風險。

在調整飲食的同時,多進行有氧運動、曬太陽等,都有助于保護骨骼健康。為了早期發現低骨量和骨質疏松,建議從40歲開始每年常規體檢時增加一項骨密度檢測。

快速連結:骨科點點讚

R74ED41585DDFG


痛風石反復發作怎么辦 切除后還會復發打過胎的子宮有什麼影響 這些影響要早知道女的怎麼檢查生育能力頸椎最怕的5件事 后果真的很嚴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16et4e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